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作文 > 初中作文

初读《唐朝那些事儿》-读后感

上传时间:2016-12-07 20:22:57  来源:  作者:黄艺文  点击 :

初读《唐朝那些事儿》-读后感

自从读过《史记》我就有些头痛历史。杂七杂八的名字,一会儿一个公主,一会儿一个皇子。而且关键是,对那些名字,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,很多字还不认识,东一个生字西一个生字,读得好累!
所以,当我接过《唐朝那些事儿》的一刹那,我心想:完了完了,这次这么厚一本书对于我这个历史白痴来说,比啃铁都难啊!不过我又庆幸,唐朝,我还是比较熟悉的!并且,这只是第一部!
先看封面,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……?然后,翻开书,李渊?谁呀?细看文字,我突然觉得自己好白痴,你怎么连李世民的父亲都不晓得!
然后我又读到了杨坚在周宣帝病故之后,废掉了自己的外孙周静帝,改国号为“隋”,后来,杨坚的儿子杨广又杀了杨坚登上了皇位。
读到这儿我不禁皱起了眉头:不是古人说“百善孝为先”吗?为什么……?杨广他刺杀父亲,命乎?运乎?天道乎?……当时的李渊也是百思不得其解。不过,人,在权、位、财面前,总是要舍弃一些东西的吧?官场,也不过就如一条食物链,弱肉强食,优胜劣汰。
往下,又讲到杨广大兴土木、开凿运河、营造宫殿……导致各地农民起义。不过大多数起义都以失败告终。为什么?或许是因为农民起义军没有明确的军队制度,也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。而在战争中,军队指挥官也非常重要。就比如一开始杨谅造反,读了他的起义故事,我真心觉得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不是一般的低。他和杨素比,就如作者所说的,研究生PK小学生。所以历史上,一般农民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也就不足为怪了。杨谅造反拉了20多万百姓下水,与李渊的起义军比起来,他们没有制度,首领有勇无谋。可见那只领头雁还是很重要的。
初读《唐朝那些事儿》,我还是挺佩服李渊这个起义成功的唐朝开国皇帝的!

相关文章
上一篇:礼物
下一篇:相信自己作文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我要投稿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初中作文随机推荐
初中作文热门点击
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.360fww.com
-->